四月的八桂大地,烈日炙烤著干涸的土地。據廣西防汛抗旱指揮部監(jiān)測數據顯示,近日,全區(qū)97.5%面積遭遇氣象干旱,其中68.7%達特旱等級。 在北海市,“環(huán)水人”正與持續(xù)干旱展開較量,守護著城市供水生命線。
滾水壩畔的清淤攻堅 4月19日深夜,“滾水壩水域水位急速下降,水庫取水口及輸水通道淤積,嚴重影響主城區(qū)供水安全?!币粍t來自洪潮江管理中心的緊急信息打破了澤源公司往日的寧靜。 “盡快做好人員、機械安排!”公司負責人接到消息后,當機立斷,立即啟動應急預案,迅速部署清淤方案。當晨曦初露時,清淤突擊隊已集結完畢,機械轟鳴聲與指揮口令交織,一場清淤攻堅戰(zhàn)正式打響?,F場根據實際情況采用 “機械清淤+人工清理” 協同作業(yè)模式,長臂勾機在水面上靈活擺動,巨大的抓斗精準地探入水底,將淤積的泥沙、雜物緩緩抓起,堆放在岸邊;人工清理小隊則手持工具,仔細排查機械難以觸及的角落,對頑固的淤泥和纏繞的水草進行細致清理。 經過連續(xù)四天的不懈奮戰(zhàn),多個淤堵點被成功清除,水流斷面得到有效拓寬,滾水壩水庫水位逐漸回升??粗謴屯〞车乃?,參與清淤的工作人員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。 重啟前的精準排查 面對洪潮江水庫供水量不足的嚴峻形勢,在北海市市委、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市水利局的指導下,環(huán)保水務集團同步啟動牛尾嶺泵站備用應急供水工作。 “這個泵站停用將近 1 年了,管道內的積水已經腐臭,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排除并清洗干凈。”搶修隊長鄧華半蹲在發(fā)黃的積水中,檢查銹蝕的閥門齒輪,工裝褲腿早已被泥水浸濕。自重啟計劃敲定,搶修團隊已連續(xù)56小時駐扎現場。技術人員逐項檢查機組狀況、控制系統,核對重啟參數,額頭的汗珠在安全帽帶旁匯成細流,“電壓穩(wěn)定,設備可以正常啟動!” 排查現場 4月23日,隨著泵站機組重啟成功,出水流量計指針規(guī)律擺動,水流聲與遠處的山林聲交織成曲——水源的復蘇,為北海市北郊水廠增添了新的脈動。 供水線上的晝夜巡檢 深夜,北海環(huán)水公司中控室內燈火通明,數字化監(jiān)控系統正編織著無形的守護之網。值班組長劉敏輕觸屏幕,大屏切換至用水量曲線圖——此刻數值穩(wěn)定,屬于夜間低峰時段。“越是用水低谷,越要精細調控,既減少暗漏損耗,又能為次日早高峰蓄能?!彼钢聊簧咸鴦拥臄祿忉?,7個監(jiān)測點的數據在夜色中跳動:水庫水位26.2米,管網壓力0.12MPa,這些數字背后,是24小時不眠的智慧守護。 鐵山港中控室 巡檢員陳志強在平流沉淀池旁記錄著絮凝體沉降曲線,手電光束在池面劃出銀色軌跡。而在水質檢測中心,文君娟已開始第四輪采樣分析,檢測頻次較旱情前翻倍。當城市居民在晨光中擰開清冽的自來水,這些幕后守護者仍在數據流中穿梭,用專業(yè)與堅守編織著供水安全網。 鐵山港水廠巡檢 水質檢測 經過各方努力,北海市的供水又恢復了正常,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(zhàn)役中,“環(huán)水人”用沾滿泥漿的靴子丈量責任,用布滿油污的雙手托舉希望。當企業(yè)設備重新轟鳴,當校園食堂飄起炊煙,那些在烈日下堅守的身影,正化作城市血脈中永不停歇的清流。(通訊員:李瀟渝/文、圖)